中文版 | ENGLISH

     总团微信公众号               总团微博公众号

网站首页 | 人才招聘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声明 | 隐私声明
©页面版权所有:浙江曲艺杂技总团有限公司 浙ICP备05047401号-1 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杭州

    

总团新闻 NEWS

相声
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03/10/14 00:00
浏览量

 

  相声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,是以语言为主的一种喜剧性的曲艺艺术,深受群众的欢迎。资料表明,相声的历史渊源,与周秦时期的俳优有关。后来,到了宋代在瓦舍伎艺和杂剧中,有很多讽刺滑稽的表演。明朝时期,在民间广泛流行被称为“象声”的隔壁戏和说笑话,内容与现在的相声很相象。近代以来,相声最初流行于北京、天津地区,而后随着相声演员四处演出,才在南方的一些地区开始流行。解放后,相声有了很大的改观。一些著名的演员、作家、语言学家合作对相声进行了重大的改革,将旧式的北京土话改为朴实幽默的普通话,并摆脱了旧社会的遗留下的东西,提高了相声的艺术格调,真正成为一门“说、学、逗、唱”兼备的艺术。现今,相声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欢迎,而且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,更有许多外国人到中国来专门学相声。
  在相声形成的过程中,吸收了口技、莲花落、武术(俗称把式)、戏法、说书等其他艺术的特点,逐渐丰富了相声自身的表演艺术。相声的特点在于寓庄于谐,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,体会人间百味。它采用艺术化的口语,以讽刺为武器,揭露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平事物、各色人物,同时也表现真善美的事物。
  相声的表演形式
  相声的表演方式分为单口、对口、群活等。单口相声由一人表演,具有较强的故事性,对口相声由二人合说,一人为逗哏,另一人为捧哏,这里还有讲究,就是分一头沉、子母哏和贯口活。一头沉以一人为主,子母哏以两人争辩为主,贯口活则以大段连贯的语言来叙事。相声和文章的引子、过度、正文和结尾一样,通常也要分几个部分,如下:“垫话儿”、“瓢把儿”、“活”、“底”等,其中“活”是相声的主要内容。
  从近代以来,相声界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演员,有清末明初的马麻子、艺名叫“穷不怕”的朱绍文,有被人们称为“万人迷”的李德锡,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侯宝林、马三立、马季、姜昆等等。流传下来的传统相声据查约有300多段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